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7日讯 沪深两市股指昨日仍然在经济数据不佳、新一轮IPO发行启动、期指交割日临近等利空因素的叠加影响之下出现大幅回调,上证指数跌破2300点整数位,创业板指数更是大跌逾3%。尽管昨日股指的跌幅较大有点出乎市场人士的预料,但A股近来需要进行短期调整早在市场人士的预期之中,上周四股指的过山车走势以及港股中秋假期之后持续的下跌走势就是较为明显的征兆。
今日消息面上,62个地方先行先试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证监会发布八点意见 加快推动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发改委下调汽柴油价格,油价现6年内首次“四连跌”;8月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1.5%,17个月来首次负增长;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住建部再度加码保障房,“十二五”望建四千万套;全国仓储物流市场规模已达1.7万亿,行业整合加速; 央行释放5000亿流动性;欧美股指有涨有跌,国内消息面行业利好依然存在,预计大盘探底后可能会有企稳,20日线附近有机会。
技术上看,大盘指数周二长阴杀跌,技术上的做空形态全面形成,周三指数依然会有探底,其力度要看创业板下跌的幅度。而欧美股指全线告跌,隔夜消息面继续保持平静,预计大盘平开或小幅低开的可能性大,整体看日线有继续下跌的走势出现,市场存在进一步调整的可能,主板很可能触及2250点和20日线附近的支撑,创业板则一定会跌破20日线,整体看日线继续调整的可能性大,单日再收巨阴的概率较小,周三日线有望收出十字星。
综合看,本轮经济反弹动力正逐渐衰竭,经济运行在已有的惯性之下,如果没有更多的刺激政策,四季度经济将再次向下,并将拉开第二库存周期下行阶段的序幕,叠加地产长周期下行,未来经济波动将加剧,投资时钟将重回“滞胀”与“衰退”。但是,市场趋势目前尚未就此终结,8月份之后,市场的主要逻辑不是增长而是改革,目前市场会在意政府将如何应对当前的形势。因此,未来1-2个月,市场可能会博弈定向刺激和改革力度同时加大,这样股市受基本面影响而直接展开向下运行的概率会降低。但上证指数向上的空间已比较有限、传统周期领域的反弹蜜月已过,市场热情仍为参与成长和主题领域,同时需要开始向着防御思维逐渐过渡。
操作上,指数一根大阴线跌破2300点,技术做空趋势完全确立,因此操作上中国经济网记者依然建议投资者等待20日线附近的机会。一旦短线仓位到20日线附近可以逐步进场。中长线建议等待2280点之下的回补机会,具体操作依然是买跌卖涨,不追涨,不杀跌。